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
1975年8月,国家地质总局的一次会议上,李先念迟迟不见何长工的身影,便开口问道:“何长工同志来了没有?”

底下有人回答道:“何长工的问题还未得出明确政治结论,所以不被允许参加会议。”

听到这个回答,李先念气得两眼一瞪,怒斥道:“怎么能这样对待何长工同志!在地质工作中他是有功劳的!”

正如李先念所言,当年饱受争议的何长工,是新中国地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国民经济有了显著好转,国务院也根据国家发展情况制定了“第一个五年计划”。

在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中,周总理发现,新中国极度缺乏地质勘探资料,身为人民的政府,却连自己国家哪里有资源都不清楚,如何能展开下一步工作呢?

周总理将这个难题反映给了毛主席,毛主席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何长工的名字。

其实何长工也不是专业的地质学家,让他来搞地质就是跨界工作,再加上这一年何长工也五十多岁了,身体素质也跟不上了。

所以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,何长工就拒绝了中央的任命,他对中央的同志坦白说道:“组织信任我,将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我这是我的荣幸,但我的身体不支持啊,早年的腿伤一直到现在都未痊愈,搞地质工作肯定要爬山涉水,我怕拖队伍后腿啊。”

“而且我也没有相关的地质专业知识,我看,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。”

中央的同志笑着劝说道:“何长工同志,你就不要推辞了,这也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意思,你说你不是专业的,陈云副总理也不是专业的啊,不还是来了地质部门工作!有李四光同志坐镇,你就放开手脚干吧!”

听到对方这样说,何长工也不好再拒绝了。

何长工来到地质部门后,看到了许多老面孔,这些人都和自己一样,是跨界来地质部的,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工作。

何长工将第一个工作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上,不仅要培养机关现有的老干部,还要创办专业的地质学校,为未来培养人才。

何长工带领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,在缺乏完善勘探机械的年代里,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,用最落后的方式却得出了精准的数据,可见何长工付出的代价有多大!

但是在“十年动乱”中,即便是何长工这样的大功臣,也遭到了猛烈的冲击,他被迫离开工作岗位,接受隔离审查。

后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,何长工才得以重回北京,万念俱灰之际,毛主席派人来给何长工传话,主席说道:“我了解何长工同志的过去,中央也了解,他没有历史问题。”

1975年4月,何长工开始给中央写信,不断地反映自己的处境,申请复出工作,但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,中央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答复,总体而言还是信任何长工的。

8月的一次汇报会上,何长工不被允许参加会议,李先念气得两眼一瞪,反驳道:“怎么能这样对待何长工同志!在地质工作中他是有功劳的!”

最终在毛主席的批准下,何长工出任军大副校长,恢复了名誉。

内容分享:
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,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
Top